可乐,是一种高糖、高磷酸的饮品,它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抑制尿酸的排出,长期饮用可导致体态发胖、损害牙齿、诱发痛风等症状;同时,增加血液黏稠度,滞缓血液流动速度,阻碍血液运行的通畅,导致血液内血栓形成,如果不加以节制,渐渐地会逐步演化成脑梗塞,俗称:中风!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名因滥饮可乐导致急性中风的43岁男性患者刘某(化名)。他平时非常喜爱可乐,喜欢它“津甜而又不甜腻,喜欢它的驱热清凉、飘香四溢的口感”,喝完后感觉精神抖擞,渐渐迷恋上可乐。
从刚开始的浅尝辄止,到把可乐当作白开水日常饮用,每天都要喝上五、六罐,大约6.5~7.5升/天,超过常人2~3倍的饮水量。饮用可乐不加节制以致于牙齿掉落都未能察觉。直到有一天,刘某从睡梦中醒来,突然感觉右肢乏力,想要勉强行走,又寸步难行;想要拿杯饮水,又抓握不稳;想要聚焦看清事物,又极为模糊。本以为休息片刻,可不治而愈,然而症状越来越严重,于是前往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经过影像学和抽血化验检查,被确诊为急性脑梗塞。
接诊医生贺丽萍副主任医师讲道,饮料中含有大量糖分,它们在体内堆积,不仅加重肾脏负担,还会被机体转化成脂肪,使肥胖、糖尿病的风险增高;另一方面,长期喝饮料会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容易堵塞,也容易破坏血管壁,使管腔慢慢狭窄,这些都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寻常高血压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血压并糖尿病或肾病者,可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应操持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2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控制在<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控制好每日所摄入含糖量。
血脂异常者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血脂的调控目标,应将LDL-C降至2.59mmol/L以下。
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有效控制血压,进而降低卒中风险。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保持优“脂”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增加植物性脂肪的摄入。
控制体重不仅是单纯地减脂减肥,同时还要降低血脂,改变血液黏稠状态,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科学适当地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增强体质,还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一大利器,进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