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肿瘤科收治一名68岁的恶性肿瘤患者。王阿姨(化名)1个月前开始感觉胸闷,10天出现呼吸困难,胸部CT检查提示大量胸腔积液,双肺下叶膨胀不全,上腹巨大占位。考虑到病情复杂,接诊医生立即行胸腔积液引流,没想到抽出来的竟是牛奶般的液体。
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老太太得的是滤泡性淋巴瘤。治疗初期,王阿姨非常抗拒,拒绝化疗。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袋袋“牛奶”从胸腔中引流倒掉,王阿姨焦虑的记录着每日引流液体量。尽管王阿姨逼迫着自己尽可能的多吃多补充各种元素,还是出现了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重度低蛋白血症,开始出现全身浮肿。
肿瘤科主任付冬伟博士团队多次与王阿姨及她家人沟通病情,提高其治疗信心,在获得老人家的充分信任后,最终同意治疗。经过讨论,付冬伟主任团队选择一线R-CHOP方案治疗。经过一个周期的治疗后,病房里又听见王阿姨那爽朗的笑声,她说:“看着手机上记录的每天倒“牛奶”越来越少,我越来越有信心!”
王阿姨复查CT,胸腔积液达拔管指征,腹部肿物迅速缩小,她胸闷、气促等症状得到改善。
▲治疗前后胸腔积液对比
▲治疗后腹腔肿块

目前淋巴瘤是全球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名新发的淋巴瘤。淋巴瘤中有一种“懒癌”叫滤泡性淋巴瘤,它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而形成的肿瘤,一般进展比较慢。但由于淋巴瘤早期一般是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警惕身体异常,在身体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尤其是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摸到肿块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临床病理检查才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精准检测及规范治疗才有治愈希望。
近年来,随着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新型疗法临床应用的深入,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中位生存期可达10年!随着精准基因测序发展与新药的开发,高龄、体能状态不佳、对化疗恐惧、预后差等患者也可通过靶向药物治疗达到疾病缓解。
所以,淋巴瘤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的可怕。只要能够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医生,对淋巴瘤患者进行科学、规范、明确的诊断及分型以制定治疗方案,病情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 -
黑龙江省医学会老年肿瘤分会专科分会委员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 -
黑龙江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
黑龙江省农垦医药卫生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疼痛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
黑龙江省医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委员 -
黑龙江省农垦医药卫生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放射治疗学分会委员 -
黑龙江省医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